电话:0421-3813697 传真:0421-3813697 地址:辽宁省朝阳市长江路四段29号
五月,是一个绚烂多彩的季节,是一个充满生机盎然的季节,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季节。五月盛开的花,是青春的花,是奋斗的花。
蓦然回首,101年前,在那个同样绚丽多姿的季节,国难当头,民族危亡,多少青年学生和志士仁人用铮铮铁骨誓死捍卫中国主权,保卫中国领土。一时间,神州大地风雷动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当年的热血青年,改变的不单单是历史,更是将一股思想的新风,吹遍满目疮痍的祖国山河,那就是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。为此,他们甘心抛头颅、洒热血,甚至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,他们的青春是无价的,是永恒的。就像臧克家在诗中所说: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;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”。
每个时代的每个人,对青春都有着不同的诠释。在冰心眼里,“青春是活泼的心,绝不做悲哀的留滞”;诗人席慕蓉则把青春比作一本仓促的书,让她含着泪,一读再读;伟大领袖毛泽东则评价自己的青春是“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。
如果你问我,你的青春从哪里开始,到哪里结束,我会告诉你,我的青春从懂得奋斗那一天起就开始了,它将会在我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结束。如果你问我,你是怎样度过你的青春呢?我想说,我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,我的青春会永远在路上。难道不是这样吗?人生不过百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奋斗中获得人生的意义。如果你停下了前行的步伐,失去了拼搏的斗志,即便是年华尚好,其实也已经老了,等待你的漫长岁月,将是波澜不惊的一潭死水。反正,即便你是耄耋之年,只要还有追求,青春的活力就会眷顾你,让你一直拥有活下去的意义。
庚子鼠年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病毒来袭,国人万众一心,与瘟疫展开了殊死较量。一位沉寂十七年的老人,又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,他就是被赞为“大国重器,国士无双”的钟南山院士。列车上靠椅歇息的照片传遍网络,让人不由感叹一声: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是的,我们看到,这位当年冲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老人,如今依然精神矍铄。也正是这样一张照片,对千里之外的一位青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他就是陕西眉县职业教育中心高二年级的学生朱如归。大年初一,十八岁的他,瞒着家人,独自乘火车、搭汽车、再步行110公里,抵达湖北孝昌县,在当地医院进入隔离病区做起了志愿者。他在采访中说:“一个老年人,都能冲到一线去……”,在这里我想说,这是一个老青年对小青年的影响,这是永不磨灭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对青春的感召。
回首自己的人生之路,高考填报志愿时,我毅然选择了喜爱的地勘行业,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就读。2014年,大学毕业,我又一次放弃了读研的机会,毅然选择回到家乡,投身钟爱的地勘事业,有幸成为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的一员,从事地质工作。屈指算,至今已近六年。回想初来乍到单位时,还是个无知无畏、懵懂热情的毛头小伙子,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,我不断成长、不断学习,彻底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向地质工作人员身份的蜕变,能够做到独挡一面,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。当年的朝气蓬勃似乎已经消退,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,那股永不熄灭的青春之火,依然在我的心底燃烧。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与此同时,我还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青年党员。正是这份对党忠诚、个人干净、敢于担当的初心,让我一直感觉生命的年轻。
“以中立不倚之精神,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……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……”100年过去,先辈的嘱托言犹在耳。走在新时代的大路上,吾辈青年亦当不负青云之志,永存赤子之心。在这个热情似火的青春五月,我想对所有的奋斗不息的人说一声:青春无悔!奋斗不息!节日快乐!
未来的某一天,我想我也许已经不再年轻,但是我依然希望在这个永远年轻的日子里,在内心对自己真诚地说一声:青春无悔!奋斗不息!节日快乐!
作者:丛阳(机关综合部)